一片真情系教育 ——黔西市重新镇重新中学校长陈万伦侧记 文/李光明 侯进勇
“从走上工作岗位的那天起,我就告诉自己,要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教师,把自己毕生的所学奉献给山乡的孩子。当了校长之后,我感到沉甸甸的责任。我在心底发誓,一定要以身作则,给大家带好头,自己做不到的,绝不指手画脚要求老师和学生做到。 ” 陈万伦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 从教26年来,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教师,还是作为引领数百名师生成长进步的中学校长,陈万伦始终把党的教育事业装在心中,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竭力地工作,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份满意的教答卷。 提起他,人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:“陈老师是一个爱校如家的好校长,是一个爱生如子的好老师。”
勤俭节约,校园旧貌换新颜
2017年,陈万伦受组织委托任黔西市重新镇重新中学校长。当时学校的办公条件十分艰苦。 一间不到18平方米的教导处办公室,拥挤不堪,唯一一个文件柜,还坏掉了一扇门。升旗的旗杆,锈迹斑斑,破损严重。学校会议室是一间活动板房,兼做教师办公室。热天像蒸笼,冷天像冰库,老师们宁愿呆在教室,也不愿去办公室,只有开会的时候,才迫不得已进去。 一天,教务主任周青林跟他一道去参观龙塘小学。走进龙塘小学办公室的时候,周青林说:“要是我们办公室能像你们这样,那该多好啊。”他笑着对周青林主任说:“这些都会有的。”可是,说起来容易,要把它变成现实就不容易了。 回到学校后,他在行政会上告诉大家,我们要勤俭节约,力争一年改善办公环境,两年建设校园文化,三年提升教学质量。从今以后,A4纸能双面用的,绝不单面用;学校工程能自己做的,绝不对外承包;学校公物能自己修缮的,绝不花钱请人…… 他和老师们一道硬化地皮,安装水电,清除垃圾。2018年,在学校会议室建设中,晚上他和总务主任一道设计、修改方案,白天,他们和小工一道拌砂浆,搬砖头。腊月二十八,别人家都在准备年货,他却还在学校和工人们一起浇筑地皮。他说,年前不坚持做,春节过后就不好找人了,说不定还要冤枉钱。历时4个月,会议室建成了,为学校节省了数万元资金。 他和德育主任商量,准备移动并新增两棵旗杆,中间一棵升国旗,两边分别升校旗和班旗。德育主任说,没有校旗,没有校歌。 陈万伦胸有成竹地说,没有校旗就自己设计,没有校歌就自己编写。于是,他立即在全校师生中征集校旗设计图。校歌的歌词,他自己写初稿,老师们修改定稿。曲子是他请朋友谱的。这一次,又为学校节约了一万多元。 2021年夏天,学校准备做文化墙,迎接建党100周年。每个平方的市场价是七八十元,总共要好几万。为了节约资金,他一马当先,带着同学们自己做。周末,他一个人在学校写呀,画呀,连续几个星期没有回家。孩子生病了,妻子夜晚打电话给他,他说:“你带孩子先去看医生吧,要是明天还不好,我后天就回来。” “让我们的梦想,从这里起航……”就像校歌里唱的一样,陈万伦校长把学校当做自己的家一样爱护,带着全体家庭成员奔向梦想,奔向远方。
以身作则,忘我工作树典范
以身作则是他一贯的作风,要求别人做到的,他自己一定身先士卒。 2020年10月14日,他被委派到陕西师范大学参加培训。一大早,一同外出培训的老师们就打电话给他,叫他快出发了,可他说要上完早上的课才动身。大家取笑他:“这个校长太扣门,两节课都舍不得送人。” 深夜2点多,他才到西安。出站一问,说去陕西师范大学,出租车师傅都说这个时候要200块钱的车费,白天就40块。 这一天,他花了不少冤枉钱,但他感觉很值得,因为完成了当天的教学任务。 2021年12月17日,他被派到毕节市参加关工委现场会,19日回到黔西时,已是下午3点多,当天又是周五,老师们都从学校往家赶。按惯例,他完全可以不来学校,可他回家放好行李,又急匆匆地赶往学校。他说,周末住校生们出校,他很不放心校门口的安全,同时,第二天是全市接受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复查,他要回到学校整理资料,不能因学校工作拖了全镇的后腿。 今年中考第二天,他母亲打来电话:“你都几天没跟我们打电话了,我知道你工作很忙,也不想打扰你,只是你爸爸胃痛得厉害,怕有什么意外,你能不能抽个空送他去检查?”晚上学生们睡完了,他才匆匆赶去老家看望父亲。直到中考结束,重新中学考点零问题上报,他才送父亲去医院…… 多年来,他从不因自己的私事耽误学生一节课,即使公事,能上完课再去办的,他都上完课再去。 这就是一名党员教师,一名爱岗敬业的校长的责任意识、担当精神的生动写照。
校长室里,那面熠熠生辉的锦旗
陈万伦校长的办公室里悬挂着一面锦旗,上面写着:“赠:陈万伦校长。饮水思源,爱生如子。学生王春敬及家长王仕华敬赠。二零二零年六月。” 王春敬不愿参加中考,可他父母非得让他参加。在父母的逼迫下,他勉强报了名。报名后,他从住校转为走读。开始是偶尔来学校,接着基本不来,最后天天呆在家里。陈万伦校长多次到他家劝他坚持学习,好好迎接中考。 功夫不负有心人,第五次家访时,王春敬答应来学校读书,参加中考,后来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一家人十分高兴,对陈万伦校长充满了感激。 陈万伦的字典上,学生是最大的字。他始终把关心、爱护学生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。 2012年,有一名女同学,总是每天迟到,他了解到,这位学生家离学校较远,每天从家到学校都走得满头大汗,特别是雨天,到校的时候,裤腿早已湿透了。他看在眼里,疼在心上,温和地走向学生:“姑娘,如果不嫌弃,就搬我家来住吧,什么都不用带,我家就一个女儿,有你这个女儿我也不嫌多。”他和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后,家长好生感动。 他象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那孩子,只要买东西,都是两份,有时给些零花钱,姐妹俩的都一样多,全校师生都开玩笑地对他说,你家又多了个干女儿。 三年一晃就快过去了,那天照完毕业照的时候,那女学生对他说,老师,我要毕业了,想和你们父女俩留张合影,作个留恋,你是我今生遇到的贵人,我一生都不会忘记您…… 2015年,班里一个叫罗伟的学生,高兴就来一天,不高兴几天都不到学校。陈校长多次去他家中,劝他好好读书,终于用那份爱生如子的情怀融化了罗伟同学内心的坚冰。 几年之后,罗伟入伍了,退役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来拜访陈校长。他说:“如果当年没有陈校长的教诲,真不敢想象,今天的我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——可能已经走进监狱了……”
多年辛苦不寻常,桃李春风百里香
在陈万伦校长的带领下,重新中学教育教学质量节节攀升,校容校貌异彩纷呈,成为黔西市乡镇学校的一块金字招牌。陈万伦校长也得到了当地政府、教育主管部门肯定,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广泛称赞。 2016年3月,中共黔西县委员会、黔西县人民政府授予他“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”先进工作者称号;2018年9月,中共黔西县委员会、黔西县人民政府授予他“优秀中学校长” 荣誉称号; 2020年9月,黔西县教育科技局授予“优秀中学校长” 荣誉称号…… “为者常成,行者常至。”陈万伦校长将青春留给校园,将硕果挂在枝头。教育这条朝圣的路,他还在继续前行,他一定会带领他的团队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。 编辑:赵娜 编审:王博 监制:王正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