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同志: 位于金沙县清池镇渔河村大田湾的“彭家民居”,始建于清乾隆中期,由彭氏入黔始祖彭楚才修建。主体建筑为木结构穿斗式歇山顶建筑,占地面积2000㎡。其门窗、楼廊、斜撑、挑坊、挂件等部件上,分别以浮雕、透雕、圆雕、线刻等技法加工的人物车鸟、楼台亭阁、飞禽走兽、奇花异草等作和如意卷草的图案。正堂院坝两边分置厢房,厢房上的花窗左右均对刻有楹联,“花前堪酿酒,月下好饮诗”等名联数幅。 “彭家民居”院落整体部局如一颗“翻天印”,正堂长五间,两边厢房逐渐成“八”字形,取“五福临门”与“要得发不离八”之意。院坝的石条与石坎讲究道家文化的“金木水火土”五行,五行即“生老病死苦”五历,五历即的“酸甜苦辣咸”五味,从院坝的第一石条开始数到正堂或是两边厢房都落在“老”与“甜”字上面,反映了彭氏先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向往。正堂大门前的两个柱子石凳镂空雕刻“虎形狮像”有趋赶“凶神恶煞”,迎来好运的寓意。 “彭家民居”的每一幅人物雕刻都是忠孝故事,有二十四孝图,穆桂英挂帅,岳母刺字等,“做生”的故事等十几个故事,它的造型美观、结构严整、雕刻工艺精美,堪称黔西北民居的精华。民居由曹门、前厅、酒坊、中厅、后厅依山而建组成。后因清池至马路的公路修建,前厅、中厅、酒坊拆毁,曹门及石梯遗址尚存。2017年元月被列为“毕节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。为金沙县清池古镇的一道靓丽名片,其雕刻艺术对研究古代建筑和雕刻工艺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,是见证清池古镇繁荣发展的重要文物建筑。 目前,此古建筑墙体古迹脱落,墙体歪斜,屋瓦垮塌漏水,屋檐坍塌,后壁墙一堵部分被毁,周围垃圾遍地,无人专职看护,亟需整修保护,特借贵网站一角呼吁,有关部门及时勘察,拨款维护,抢救此文物,使之更放异彩,让这个古建筑瑰宝流芳百世。(陶庆忠 彭昊龑)
(责编:王正方) |